从16年开始,房价问题就成为了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观点大抵分为两派,一派认为房地产与中国经济深度绑定,房价不能跌,一派认为中国房价以成泡沫之势。

我也不知道谁对谁错,然后翻了几本书,一本讲中国房地产发展状况的《房地产大周期的金融视角》;两本讲日本房地产的书《大衰退》和《泡沫经济学》;因为房地产跟金融息息相关,畸形的房地产跟金融/经济危机有着莫大的关系,所以又翻了《美国大萧条》和《萧条经济学的回归》。

看了这些书,好像也没能弄懂到底哪一派更有道理。

后来看了周其仁的《城乡中国》,里面提到新中国成立不久,中国还是一个农业国家,政府开始推进工业化,推进工业化需要资金,这些资金主要来源于粮食统购统销,即农民的粮食只能卖给政府,而且价格由政府决定,政府为了积累资本帮助推进工业化,必然会用远低于市场的价格来收购粮食,这也就是变相地在对农民收税,以牺牲农民的方式来快速推进工业化。

政府知道农民过得苦吗?当然知道,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里有说“苏联的办法把农民挖得很苦,他们采取义务交售制的方法,把农民的东西拿去太多了,给的代价又极低,他们这样来累计资金,使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受到极大损害”,苏联“把农民挖得苦”,那学苏联模式的中国必然也“把农民挖得苦”。

那政府为何还这么做呢?因为政府为了快速推进工业化。

同理,现在的高房价是政府对城市居民的变相收税,跟刚刚提到的粮食统购统销同一个道理。政府通过高房价带来的收入来推进城镇化和解决当前地方政府和国企债务过高的问题。

政府这么做错了吗?好像也没错,如果债务危机真的发生了,所有人都不能幸免;如果城镇化发展没这么快,我们的生活不会有现在便利。

政府这么做对了吗?好像也不太对,毕竟这使得大部分成为房奴,身心俱疲,使得安居乐业这一基础需求变成奢望,使得大家只对赚快钱感兴趣,使得大家对勤劳致富感到绝望,对投机倒把两眼放光。

政府为了解决一个难题,通常会牺牲掉一部分人的利益,到底谁的利益被牺牲,那只能看命,比如以前的农民,现在的城市居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