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年底都想写一篇文章,既是对这一年的交代,也能记录自己这一路的成长历程。若干年后,“走不动了,炉火旁打盹,回忆青春”,也有所参照。

这一年里翻了一百本书,内容包括一直有关注的经济、金融、历史、文化、社会、名人回忆录、小说等;也有新开拓的兴趣点,诸如先秦哲学、西方哲学、认知神经科学、宗教、国画等。

历史文化里,翻了钱穆、吕思勉、余英时的著作,也翻了一些畅销书,诸如黄仁宇的《万历十五年》和《中国大历史》。钱穆和吕思勉的著作对于塑造三观很有帮助,作为史学大家,二者对于中国历朝历代各方面的情况如数家珍,他们写的每一句话,似乎都是在客观描述事实,没有半点情绪,读下来给人一种平和的感觉。

前段时间看了电影《末代皇帝》,突然对溥仪很感兴趣,于是翻了一下《我的前半生》和《紫禁城的黄昏》。《我的前半生》挺有意思,溥仪这辈子大起大落这么多次了,跟坐过山车似的,他的经历啥都不改就有足够的戏剧冲突。同时,皇帝的生活和心理也足够猎奇,看看的确有趣。翻一本书,就如同获得一次跟作者闲聊的机会,这么说来,我也算跟皇帝有过一次闲聊。

还翻了两个美国人讲中国的著作,费正清和孔飞力。看外国人眼中的中国是怎样的,以及他们如何解释中国所存在的问题,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他们跟我们所处的社会、文化环境完全不一样,他们的视角因此也跟我们有很大的差异。通过看他们的书,我得以换一个角度来看问题,甚至对比一个问题下的两个角度。

一个人能经历的事情有限,但是历史、小说等文化作品能拓宽我们的人生体验,有了更丰富的人生体验,我们便能更好地善待过去,把握现在,预测将来。

名人回忆录里,翻了杨振宁、李政道、费曼、陈省身、周有光和老舍的一些回忆文章。

给我印象最深的是杨振宁。李政道虽然跟他有一些纠纷,仍旧在自己的文集里赞赏杨振宁的聪明;此外杨振宁虽然是一名物理学家,但是人文气息却十分浓厚,对文化十分感兴趣,也有自己的见解;最后,杨振宁也像一个思想者,对很多除了本职以外的东西都有自己的想法,比如中美教育、中美文化。

先秦哲学里最让人受启发的是《道德经》,高三的暑假就翻了一遍《道德经》,翻完之后几乎就只记下了开头的一句话“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无常名”。八年过后,今年年初又翻了一遍,发现能稍稍看懂一些,年中翻了第二遍,又发现了一些新东西。之后翻叔本华《人生的哲学》也有很多启发,不过启发点不一样,一个是东方文化,一个是西方文化。这些形而上学的东西,需要一些生活经历才能看出它的意义,每读每有所收获。

先秦著作里,《管子》给我最大的惊喜,这个集子里包罗万象,内容十分丰富,相比其他先秦著作而言,言之有物的部分更多,比如里面专门有一部分讲“轻重学”,也就是古代的经济金融相关的理论。

还了解了一下宗教,特别关注了佛教,里边有一些看待问题的角度挺有意思,比如“慈悲、慧解、无执”,“贪嗔痴”,“四谛八苦八道”。让我感触比较深的是,无论是道家也好,还是佛教也好,看似离我们很遥远,其实它们中的部分思想却通过成语或者俗语的形式融入到我们的生活之中。例如“祸福相依”、“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天网恢恢,疏而不漏”来自《道德经》。“聚沙成塔”、“痴心妄想”、“六根清净”等来自于佛教。

上个月去中华艺术宫逛了一圈,看了不少国画,但是不知从何欣赏,这一个月来,都在研究怎么欣赏国画,国画的欣赏门槛太高了,所涉及的东西很多,包括诗、书、印、画、绘画史、传统文化、传统哲学等等。

首先“书画同源”,国画的基本构成单位是线条,跟书法一样,我觉得这个跟汉字是象形文字有很大关系,作为象形文字的汉字本身就如同画一般。

其次“诗画同理”,“诗言志,词言情”,国画跟诗词很像,也是在表达作者的情感,画里面的内容,画的用笔与用墨都能体现作者的内心世界。

再次,国画里边用笔、用墨以及布局背后的思想与中国传统哲学息息相关,或者说所有中国传统文化,包括琴棋书画,甚至京剧,背后都是同源的,这个源就是中国传统哲学,虽然我们没刻意去学习中国传统哲学,但是传统哲学却无时无刻不在我们生活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