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一年级的时候,在上下学的路上经常和一个同班的小女生讨论死亡是什么感觉,当时我们都对死亡很好奇,甚至非常想体验一把死亡的感觉,当然前提是还能活过来。

本科的时候,有一段时间一直失眠,失眠的时候没事干,就会想“人为什么活着”,然而一直没找到答案。后面读了余华的《活着》,当时感触很深,写了一篇日志,里面有这么一段话。

“《活着》这部小说很有意思,作者写这部小说的目的是想阐述人为什么而活着这一宏大的哲学问题,然而他却是以一种充满生活气息的方式来回答这个问题——讲一个故事,一个看似正常实则吊诡的故事,整个故事不插入一句自己的评论,就像家长给他的孩子讲他们那一代的故事一般,但是这个故事不是一般的故事,它带着一丝淡淡的若隐若现的人文思考气息,引诱着你去思考。

你读完之后,心里有了一个活着的自画像,但是很模糊,于是你不得不死命在脑海里回想福贵的一生,同时动有自己已有的哲学储备与并不多的人生经验,并且用自己的思考对这一切加以搅拌以填补自画像的细节。当活着的自画像没了马赛克的时候,你也就找到了人为什么而活着这一哲学问题的答案。”

当时没能填补出“活着这幅自画像的细节”,也没能找到人为什么活着的答案。

不过这段六年前的话里提到的两个点——“自己已有的哲学储备”和“人生经验”——对回答“人为什么活着”这个问题至关重要。这六年来,看了不少书(包括哲学方面的),自己也多了六年经验,渐渐地对“人为什么活着”有了一些想法。

佛教有四谛:人世间一切皆苦,叫“苦谛”;欲望是造成人生多苦的原因,叫“集谛”;断灭一切世俗痛苦的原因后进入理想的境界,即“涅槃”,叫“灭谛”;而要达到最高理想“涅槃”境界,必须长期修“道”,叫“道谛”。

佛教还有八苦:生苦、老苦、病苦、死苦、爱别离苦、怨憎会苦、求不得苦、五阴炽盛苦。

四谛和八苦结合起来就是:每个人都有各种各样的欲望,例如见欲(贪美色奇物)、听欲(贪美音赞言)、嗅欲(贪香味)、味欲(贪美食口快)、触欲(贪舒适享受)、意欲(贪声色、名利)等等,不是每个欲望都能得到满足,“求不得苦”,所以“众生皆苦”。想要不苦,就要断灭欲望。

欲望并不仅仅只带来苦这坏的一面,也有好的一面——它是我们想活着的必要条件。具体而言,我们活着有两个条件:一、有欲望;二、欲望有得到满足的可能。

如果我们没了欲望,那生与死也没了区别,就如同一块石头,你能说石头是死了还是活着吗?如果我们有欲望,但是这欲望看不到实现的可能性,那我们大抵也是活不下去了,很多想不开的人属于这一范畴。